您当时的方位 :内蒙古新闻网新闻中心要闻图片新闻
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牧民王冬花,是临哈铁路的一名女护路员。2019年老公逝世后,王冬花单独承当起家庭重担,也接过老公护路员的关心。寒来暑往,在大漠深处,52岁的王冬花孤单地看护着穿沙而过的铁轨,也看护着家乡人民一日千里的美好日子。
4月28日上午9时,记者来到王冬花家时,她刚喂完自家的羊群和骆驼,仓促吃了简略的早点,预备去巡路。王冬花家冬天营盘在大漠胡杨林里,很少见到外人,这让王冬花的日子显得单调而孤单。
2019年老公因病逝世后,王冬花接任了老公护路员的关心,巡护着临哈铁路K675至K680段的铁路。
在厚厚的外套上套上护路员的黄马甲,又挂上胸牌之后,王冬花从凉房里拿出一个两头能装物品的长方形口袋,装上她巡路时常用的几样东西手钳、铁丝、蛇皮袋等,搭在摩托车的后座上。
王冬花维护的5公里铁路线,沿途都是砂石土路,气候好的时分骑摩托车曩昔最便利。王冬花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就走了。一条弯曲的铁轨横穿大漠,两旁用铁丝网做了简略的防护。王冬花将摩托车放在一边儿,挎着一卷铁丝沿着防护网细心查看。
“这段路我主要是整理防护网上的悬挂物,看一看防护网有没有稀少的部位,避免大众或许家畜进入。”王冬花一边查看,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日常关心。
护路员的责任,就是在铁路沿线排查影响铁路安全运作的危险,沿线路查看有没有可疑人员损坏铁路、有没有家畜和野生动物进入线路等影响铁路运转安全的状况,发现有铁路网围栏损坏的当地要第一时刻进行修理。
临哈铁路建成后,横穿王冬花家的草场。钢铁巨龙第一次奔驰在阿拉善苍茫大漠中,给这儿的经济开展插上腾飞的翅膀,也改动了当地大众的出产和日子。
因为铁路沿线没有关闭护网,常产生家畜上线事端,铁路部门便选拔铁路沿线饲养大户或许邻近牧民、嘎查担任人等组成护路员队,每日巡路扫除线路周边安全危险危险,确保行车安全。
在铁路线刚建成通车后,王冬花一家就自费修建了自家3公里的网围栏,避免自家骆驼上道。2016年,王冬花的老公正式成为了额济纳联防护路队的一名铁路护路员。护路办给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,还发放补贴和专业配备。
现在,王冬花现已坚持巡线年了。每次巡线,她单次往复十公里,顺畅的话需求两三个小时。
除了夏日最酷热的两个月骑摩托车,王冬花大部分时刻都是骑骆驼巡线,因为她担任的线路悉数在沙漠中,骑摩托车不只费油,车损也很严重,正常能骑10多年的摩托车,用来巡线年就要作废。
王冬花说,冬天巡线最难捱的是冰冷和劲风,有时分刮起沙尘暴不见天日,骆驼可经过它的敏锐感知精确找到路,把主人安全带回家。
阿拉善盟冬天最冰冷时分能到达零下30度,王冬花巡线的时分不只要穿得里三层外三层,还要把整个身体缩进两个驼峰中心,扎进厚厚的驼绒里,相当于多了一套驼绒配备,又平缓又安全。
2009年,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建成通车。同年,担任在全盟的4个旗(区)13个苏木镇和26个嘎查村(社区)展开铁路护路联防关心的阿拉善盟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建立。
国铁呼和浩特局额济纳护路联防办公室检察员黄杰和记者说,阿拉善盟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统辖铁路总路程1202.678km,有专职护路联防队六支和专职护路员82人、兼职责任护路员162人,散布在临哈线、天策线、乌吉线。
正是像王冬花这样的护路员,坚守在大漠深处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巡护之路,保证了铁路沿线的安全,用日复一日无声的贡献,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。
全长1390公里的临哈铁路,在内蒙古境内长1070公里,它东起临河站,一路向西穿越乌兰布和沙漠,经额济纳旗,沿中蒙鸿沟巴丹吉林沙漠北缘,抵达兰新铁路新疆哈密东站。
2009年12月26日,临策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建成通车;2014年12月1日,临哈铁路额济纳至哈密段注册运营。至此,临哈铁路全线贯通,阿拉善盟正式归入全国铁路网之中。
临哈铁路是阿拉善盟境内运营线路最长的一条国家级干线铁路,对阿拉善盟的经济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效果。货运方面,它是疆煤外运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;客运方面,临哈铁路注册了客运列车,极大地便利了阿拉善盟居民的出行,一起也促进了阿拉善盟旅行业的开展。
自从铁路注册后,到额济纳旗旅行的游客渐渐的变多。当地大众和周边牧民也经过开办餐饮、住宿等方法,增加了收入。传统的游牧日子逐步产生着改动。
现在,王冬花仍旧看护着自己的骆驼和羊群,看护着家门口的那条铁路线。每逢火车汽笛长鸣穿过大漠时,王冬花总要向着火车驶过的方向停步。
年过半百的她,也会感觉劳动的艰苦和日子的不易,而在巡线时,她会想起老公在世时,细心地扎起防护网,细心地看护用脚步测量的铁路线。那络绎奔驰的一列列火车,让她觉得爱人从未离去。
大漠变通途,瀚海焕新景,穿过沙漠戈壁的铁路铺就了大众的美好路,也成为苍茫荒野上的壮丽风景线。在铁路沿线,那些不曾被留意的身影,静静看护着这方安全与美好。文/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拍摄/张晶龙